紅紅的臉龐,1米70的個子,不茍言談,干起工作就忘了一切,拿他的話說,這叫盡快投入“角色”。作為班長,他所帶的班組連年被礦評為“五好班組”,而他本人也數次被評為“優(yōu)秀班組長”,他就是被職工稱為“哨兵”班長的四川煤炭產業(yè)集團達竹公司小河嘴煤礦通風隊瓦檢班班長王仁均。
1987年1月,19歲的王仁均參工到了當時的四川達竹煤電(集團)公司小河嘴煤礦,他干過掘進,還干過采煤,1995年,礦上在培訓瓦檢工時,他報名做了一名瓦檢工,這一干就是14年。
有一件事讓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王仁均在小河嘴煤礦出了名。2002年8月,該礦2012風巷掘進工作面正在進行打眼作業(yè),王仁均負責該地段的瓦斯檢測任務,當他走到磧頭時,雖然風鉆聲音很大,但細心的他還是聽到了鉆眼內有忽大忽小的異常聲音,他馬上要求停工檢查,一檢測,測出孔內瓦斯有異常涌出現象,他立即采取果斷措施,下令撤人,斷電,并向調度室匯報。事后發(fā)現是打眼時鉆桿打到了裂隙帶,導致瓦斯大量涌出,如果不是他及時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設想,出井的時候,他被工友們緊緊擁住,以他的細心和負責,從而避免了一場重大安全事故,獲得了全礦通報表彰和1000元現金獎勵,并被任命為瓦檢班班長。
小河嘴煤礦屬高瓦斯礦井。幾年來,通風隊瓦檢班的工作能取得好的成績和得到上級的肯定,與王仁均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翻開瓦檢班的考勤表,王仁均在瓦檢班的出勤率是數一數二的,幾乎是天天跑一趟井下,用他的話說,不去,心里不踏實。去年,他一共下井357次,查處隱患100余條,并親自督促落實了整改。自擔任通風隊瓦檢班班長以來,瓦檢工進班兩個小時之內必須對現場所負責地段巡回檢查一遍,是他做的一項硬性要求,用他的話說,就是要達到動起來的效果,就是要每一名瓦檢工都要做到主動的去找隱患,去發(fā)現問題,而不是等隱患和問題來找你,要不間斷的進行巡回檢查,不放過一處可疑的地點和隱患,那樣才是一名合格的瓦檢工。他說:“如果井下生產現場就是我們作戰(zhàn)的戰(zhàn)場,那么我們瓦檢工好比是戰(zhàn)場上的哨兵,礦井的安危系于我們身上,可不能有一絲的大意和馬虎,很多血淋淋的事故告訴我們,麻痹大意是事故之源,只有我們站好自己的崗,盡好自己的職責,安全才能得到保證”,從此,“哨兵”班長的綽號就傳開了,這段話也成了通風隊瓦檢班每次安全學習會上必念的安全“語錄”。
王仁均雖然只有高中文化,但他有一個特點,就是好學。去年通風隊在礦工會的支持下,辦起了區(qū)隊圖書室,有些職工偏愛文學類書籍,對大部頭的專業(yè)類書籍,借閱得很少。“但是王仁均恰恰相反,專業(yè)類書籍是他最喜歡的,也是借閱次數最多的,”通風隊黨支部書記唐建國指著借閱記錄對筆者說。去年,達竹公司通風處以“瓦檢員那些行為可能引起瓦斯事故”為題,在全公司通風專業(yè)線舉行了模擬現場操作比賽,王仁均以其出色的發(fā)揮,受到了達竹公司通風處領導的高度好評。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班長,王仁均每次都是沖鋒在前,遇到有什么困難的活時,他總是自己站出來。去年,在該礦—121采區(qū)延深工程施工中,由于溫度高,瓦斯涌出異常,瓦斯管理難度很大,特別是在掘進放炮后,產生的沖擊波常常損壞風筒,有時候甚至接連沖壞五六十米,這就需要瓦檢員及時把損壞的風筒進行更換和調試到位,否則,瓦斯很快就會超限。由于—121采區(qū)上班的路程遠,特別是軌道上山那段斜坡,一上一下3600多步,加之溫度高,很多瓦檢員都不愿到那里去,作為班長,他主動要求到那里去,他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不去,誰去。”他連續(xù)在那里堅持走了4個多月,整整走壞了兩雙鞋。現在他常常打趣說,現在他走上坡路很快,就是那會練出來的。
王仁均主張對職工的操作技能培訓要以理論知識和現場實踐相結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近段時間,瓦檢班新進了幾名職工。作為班長,他主動承擔起了現場培訓的任務,每逢有他的班次,他都要叫上幾名新職工同去,在現場對發(fā)現的隱患和問題進行示范和講解,使那些新工人很快進入了“角色”。對那些技能水平不高的職工,他采取不打壓、不歧視的態(tài)度,進行結對幫扶,手把手的教、手把手的學,促進共同提高。
王仁均愛護通風設施是出了名的。在他的眼中,那些通風設施就是他的“命根子”, 碰到對維護通風設施意識不強的職工,王仁均總是不厭其煩的給他們講解保護通風設施的重要性,引導他們如何保護通風設施,有時候,他還經常跑到別的區(qū)隊去給職工講,開始很多職工不理解,認為他是作秀,但慢慢的理解他的苦心的職工就多了。今年2月,有一次王仁均巡視到2011采區(qū)時,發(fā)現一名采煤隊的職工在推礦車時,不小心把風筒掛了一道口子,沒有及時匯報和修補,他很生氣,當場狠狠的批評了那位職工一頓,他說:“在井下,通風設施就是我們的生命線,如果我們大家都不去認真愛護通風設施,那我們礦井的安全怎么得到保障,”一席話,說的那位職工低下了頭。如今,讓王仁均高興的是,職工的安全意識也越來越強,自覺愛護通風設施的人是越來越多了,碰上有損壞的通風設施,職工都會及時打電話聯系,讓瓦檢班及時去修補。
在礦井各專業(yè)線的質量標準化工作中,瓦檢班以其點多,面廣,戰(zhàn)線長的特點,標準化工作難度很大。對此,小到風筒的堆碼,大到探頭懸掛,王仁均都事無巨細,都要過問,他每次下井,首先都要到各個監(jiān)測區(qū)域進行巡回檢查,只有有一處沒到,就總覺心中有牽掛。如今,該隊通風線瓦檢班的質量標準化工作也走在了達竹公司的前列,多次受到了公司標準化檢查組的表彰,并連續(xù)兩次獲得了通風瓦斯專業(yè)線評比第一名的好成績。
今年以來,王仁均在瓦檢班響亮提出了“管路挖潛、科技創(chuàng)效”的口號,在全班深入開展了“雙增雙節(jié),修舊利廢”活動。小到破舊風筒的接頭圈子,大到報廢的檢測儀器,他都組織班員一一及時回收起來,他說:“別看這小東西不起眼,可有時候能排上大用場”。今年開班以來,瓦檢班僅風筒的接頭圈子一項,就節(jié)約材料費達3000余元。同時,他在瓦檢班大力推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考核制,實行崗位職責和工資掛鉤制度,對小組長和全體班組成員在安全管理職責和工程質量、安全、隱患整改等方面和工資進行直接掛鉤考核,通過安全責任包干和層次考核直接劃分到人頭,這樣就大大激發(fā)了職工自主抓安全的積極性。
俗話說:“十年磨一劍”。王仁均用了22年的時間來證明了自己。2008年,王仁均收獲了他人生的一連串閃光點,獲得了小河嘴煤“十佳”技能型人才和“十佳”班組長的兩項殊榮,成就了雙料“十佳”的夢想,被評為礦“金牌”員工,成了當天表彰會上最耀眼的“明星”。
近段時間,王仁均又琢磨上了電腦,他說:“這幾年小河嘴煤礦在安全投入上更大了,裝備了瓦斯自動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施不間斷的實時監(jiān)控,安全系數更高了,也更可靠了,但是作為礦井安全‘哨兵’,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yè)務技能,多補充一些知識‘營養(yǎng)’, 才能把好礦井‘安全門’,站好安全崗”。作為一名永不褪色的“哨兵”班長,我們?yōu)樗麡阗|的話語而感動,也更為我們身邊有這樣的好班長而高興,同時,正因為有了許多如他一樣的礦山安全“哨兵”,我們的礦井安全才會有保障,才會更多一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