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成長中,書是我的精神食糧。
無論在辦公室,單位宿舍,還是家里,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就是我的那些書了。
這些書籍門類繁多,有文學,有歷史,有科學,有藝術…。加起來要有幾千冊吧。
藏書源于看書。自小就對書籍癡迷。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小時候能接觸到的書籍少的可憐。偶爾借得到一本就如獲似寶。那時候讀到的書籍有《楊家將》、《岳飛傳》、《聊齋志異》和《封神榜》,到初中時買到了《簡愛》、《茶花女》和《少年維特的煩惱》,還有《西游記》、《三國演義》一些名著。
那時候感覺讀書就是生命里最幸福的事兒。由于貪戀故事里的情節(jié)時常顧不得吃飯。有時候父親不讓加班太晚,怕早晨上學起不來,我就打著手電筒趴在被窩里偷偷的看。
在磨難中不斷追求自由和尊嚴的簡愛,雖落風塵但善良無私的瑪格麗特,能詩善畫、熱愛自然、多情善感的少年維特…,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感動的印痕,使我的童年和少年充盈而富有。
時常憶起,小時候,每當生病要打針的時候,我哭著鬧著不讓打,父母便以買小人書為誘餌,誘使我聽話。我對小人書一度癡迷。為了看到更多的小人書,我偷拿家里的錢,買了許多,沒地方藏,便鋪在床上草席的下面,滿滿的鋪了兩層,最終被母親發(fā)現(xiàn)后挨了一頓打。而那些小人書,我竟然珍藏到了現(xiàn)在。
通過讀書,也讓我熱愛上了寫作。上初一時,正是汪國真詩集風靡校園的時候。我喜歡汪國真詩歌的雋永、清麗和婉約,于是盡可能多的搜集到汪國真的詩作,并模仿著寫詩。那時我接觸到了期刊雜志《少男少女》和《中學時代》,懷著好奇和忐忑的心情把自己認為不錯的詩作投遞過去,第一次投稿竟然發(fā)表了,興奮之情無以言表,于是便一發(fā)不可收。
中學時期便在雜志和報紙發(fā)表了較多的習作,而讀書愈加入迷。無論走親,還是假期旅行,每到一座城市,必去的地方便是書店。到了書店,那一卷卷散發(fā)著墨香的書籍,讓自己醉不能己。舍不得離開,而經濟上又捉襟見肘。于是便纏著父母買上兩本,對其他喜愛的書籍卻又戀戀不舍,像一個貪吃的孩子。
因為愛讀書,所以愛藏書。每一本書與我都是一件寶貝。小時候最大的夢想,便是有一間自己的書房,或開一座大大的書店。畢業(yè)后,書店沒開成,但藏書、讀書卻不再奢侈。
每個住處,只要有書便有我的書房。置放于枕邊,置擱于桌案,信手拈來,怡情其中,自得其樂。在自己常住的臥室,我買了近10平方米的書架,放了近2000冊的圖書,我把她們進行了仔細的歸類,有文史類,有科學類,也有生活類。這就是我的寶庫,每每看見這些書籍,不讀也是醉了…
因為讀書,我的寫作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中學畢業(yè)時,已在報刊和電臺發(fā)表作品100余篇,還被《作文成功之路》雜志和《大校園》報聘為特約作者。中三年,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主持校報編輯,并擔任學校宣傳部長。其間,作為地區(qū)寫作新秀,走進棗莊廣播電臺,做客《文苑常青藤》欄目,講述自己的文學經歷。16歲考取了魯迅文學院中國首屆少年作家班,展開了自已的寫作夢…
有夢想才有成功。得益于寫作,如今,我在企業(yè)從事宣傳工作,仍然沒有離開文字,沒有離開書。也是因為寫作,我加入了區(qū)市作協(xié),并成為多家媒體的特約記者。這其中,書,始終像一位摯友,像一位長者,更像一位家人,融入我的生命,伴我成長。
書,我將攜你于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