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齐抓共管保安全 凝心聚力促和谐

神化金烽公司昌汉沟煤矿使用国产化设备创特级千万吨矿井

煤炭资讯网 2008-5-18 12:51:05    要闻

    昌汉沟煤矿原名万利一矿,隶属神华能源万利煤炭分公司,座落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塔拉壕镇,距鄂尔多斯市区约12公里,井田面积92平方公里,设计能力为500万吨/年,矿井服务年限为105.6 年。工业贮量16.2亿吨,可采贮量6.4亿吨;矿井最大涌水量145立方米/小时,正常涌水量103立方米/小时;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03立方米/,相对瓦斯涌出量0.15立方米/吨,矿井为低瓦斯矿井。按照集团公司的整体部署,金烽分公司寸草塔煤矿与万利一矿于20061228日进行资产置换,煤矿更名为金烽煤炭分公司昌汉沟煤矿。煤矿现有一个综采队、三个掘进队等19个生产、生产辅助单位及职能科室,员工总数687人。金烽公司昌汉沟煤矿全面实现国产机械化开采,综采设备采用郑州煤机厂的ZY8600-24/50D型液压支架、上海天地科技的MG750/1815-GWD型电牵引采煤机、张家口煤机厂的三机,即SGZ1000/3*700型工作面刮板输送机、SZZ1200/400型转载机、PCM375型锤式破碎机,顺槽运输是煤炭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DSJ140/250/3*400型可伸缩式带式输送机,主井运输是许昌煤机厂DX—1000型胶带输送机等配套机电设备,自投产以来,由于受主井运输限制(日产15000吨)和汽车装煤运输不便因素,原煤产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2007529日由煤炭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自主设计的6850米亚洲第一长DTL160/350/3*710+710型带式输送机在昌汉沟煤矿正式投入使用,并一次性实现重载启动试运行成功。经过韩家村运煤新系统第一期技改成功后,这套设备才得以大显身手,截止2007年底,创下了日产4.13万吨,月产84.37万吨的最高历史记录。但是,该套设备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更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2007年计划生产原煤500万吨,实际完成原煤生产614.6889万吨,完成年生产任务的123%;全年计划掘进13929米,实际完成掘进19274.5米,完成年计划任务的138%2007年我矿矿控生产成本实际完成21.68/吨,比公司下达的吨煤计划成本降低 0.1/吨;发热量达到4170大卡/kg,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万吨煤停机率为0.5小时/万吨;全年实现了安全生产,未发生二类以上机电事故;被评定为神华集团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


    矿井现有四条井筒(两进两回),辅运平硐和韩家村主斜井进风,旧主斜井和回风井并联为回风井,主运输方式为胶带运输机运输,辅助运输方式为防爆胶轮车运输,人员、材料、设备经由辅运平硐入井,可直接到达井下作业地点。20075月矿井一期技改工程完成,年生产能力达到了500万吨,二期技改工程完成后矿井将达到年产千万吨水平,预计4组煤技改工程200810月竣工,11月份投入试生产,各系统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一井一面国产化设备千万吨的年生产能力。

    一、精心组织、周密布置,两矿置换不掉产

    2006
1228
,按照神华集团的统一部署,安排金烽分公司寸草塔煤矿与万利一井进行资产置换,在分公司的统一指导下,保证了在两矿置换期间不掉产,面对新环境、新设备和新挑战,我矿选派各专业技术人员,提前半个月进驻万利一矿,现场跟班作业,熟悉设备性能、操作程序和技术工艺,做到早动手、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万利一井的15102综采工作面的装备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与寸草塔矿307工作面的综采装备有很大的不同,综采队的同志分三班与原万利一矿的同志一同现场作业,并每日分上、下午请万利一矿和厂家的人员给我们讲课,就是上下班走路的同时,综采队的同志都在与原万利一矿的同志共同探讨设备性能、操作程序、技术工艺以及故障和维修保养等问题,都以一种谦虚的学习精神,利用双方人员并肩作战的良好机会,不仅要努力学习掌握设备性能和操作工艺等,也学习原万利一矿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我矿在短时间内掌握国内最先进的综采设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矿井置换之初就创下了月产原煤24.2200万吨的好成绩,受到金烽分公司领导的好评。

    与神东公司的人员素质相比,我矿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人员来自农村。别人花一天就能学会的技术,我们则要花费三天来掌握。但是,综采队队长张不景同志干工作从来就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俗话说好脑瓜不如烂笔头,为尽快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综采队为每个职工配发了井上、井下学习笔记本,用于记录每班工作的运行记录,事故处理方法,设备运行出现的新情况等,并邀请设备厂家高手为职工讲授,为我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进入工作状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勇于探索、攻关克难,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转

    2007
529
,由煤炭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自主设计的6850亚洲第一长DTL160/350/3*710+710型带式输送机在昌汉沟煤矿正式投入使用,并实现一次性重载启动试运行成功,运转二队接管了该部国产设备。在没有专业技术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各项工作都在摸索中前进,各种现场出现的故障都要在第一时间内研究解决。20077191600班,这条近七公里长号称巨龙的带式输送机无法正常启动,即便启动起来也是出现3#电机打滑,4#电机功率增大,CST的程序自动停车的现象。运转二队队长李子生自然就肩负起沉重的使命,相继请来了公司领导、CST厂家人员、甚至煤科院的专教授和技术人员亲临现场,一天两天……两个多月过去了,还是无果而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采取加大启动电流,提高电机功率和CST离合压力的方法维持生产。要知道沿着近七公里长的输送机步行检查一遍两遍甚至多遍的情况下所耗费的精力可想而知,可李子生做到了,一连几天跟工人在井下一遍遍的排查,饿了就一块吃班中餐,即便回到办公室也是吃几口方便面,在查看了驱动滚筒、改向滚筒和CST都没有问题都情况下,他想到是不是细节方面出现了问题,最后发现游动小绞车张紧装置张紧力与CST满速不配合造成电机功率过载停机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终于成功攻克了巨龙带式输送机不能正常运转的难题。2007930,他把原厂设计12个滑动轮易出现卡拌现象,改造成8个滑动轮,使游动小绞车的游动空间变大,与轨道的接合面灵活起来,跑动方便,使游动小绞车张紧装置的张紧力与CST满速同步受力合理,功率平衡,皮带慢慢启动起来,至今没有发现异常现象,仅此一项按损坏的备件、影响时间就创造了不可估量经济价值。

    类似这样的技术革新还有很多,综采队先后对SGZ1000/3*700型刮板运输机的过煤、SZZ1200/400型转载机的全封闭装置的过煤卡拌压车现象、ZY2300型自移机尾过煤改造、移动变电站电缆架、设备列车电缆布置、设备列车照明布置、工作面照明架等进行了技术改造,美化亮化了工作面,提高了综采工作面的特级品味。运转一队的主斜井运输,使用了煤炭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DTL160/350/4*1000型带式输送机,由于机头托辊设计不合理造成经常损坏,队领导现场调查发现托辊受冲击力太大,将顶托辊更换为直径230毫米的滚筒,通过改变受力点的方法,降低对底托辊的冲击力,将底皮带托辊向后移动50毫米,改造后托辊的更换周期由原来7天改为一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仅此项为矿节约资金5万余元。另外还进行了皮带转载点溜槽改造、振动筛底座改造、主斜井皮带拉紧装置改造等技术改造工作,为矿井主运输系统正常运行打下基础。

    三、精检细修、持续改进,敢与设备叫板

    国产设备的正式投入运行,结束了进口设备昂贵、维修费用高等被动局面,国产设备的采用,总体可靠性不亚于进口产品,关键是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明确岗位谁来负责,管理的对象是人,只要人的意识到位,抓好紧严细实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
,要在管理上体现一个紧字,机电设备的运转争分夺秒,来不得半点马虎,虽然每天只有3个小时的检修时间,但是对设备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检修检查,各部件的注油、连接装置是否紧固,构件是否齐全,有无缺丝少垫现象;对电气设备绝缘值、完好情况都要了如指掌。

    “
,要严格班检、日检、周检制度,建立班检、日检、周检台帐,做到了当班抓小修保生产,大班搞完好保循环,对设备检修严管理、严落实、严考核,不能对隐患有丝毫的放松,班检的部位绝对不能推到日检,日检的部位不能推到周检,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否则严肃处理责任者。

    “
,要从细微之处入手,抓好机电设备运转的细节和检修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及操作程序,对每部设备的绝缘情况、检修部位,都要列表哪时哪班检查,减少工作漏洞,深化了包机包台责任制,包机包台落实到人,设备无带病运转,做到了台台设备有人问,根根电缆有人管。

    “
,要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每一环节的检修工作,抓住采煤机、三机、带式输送机易出故障的重要部位和问题,强化了班中查验制度,要求每班至少巡回检查三次,充分保证开机率。

    “
,要从班前会做起,上班的运转情况与存在问题,方方面面强调到,便于职工在下井前就及时的进入工作状态,做好当班运转计划,确保全方位、全空间、全天候的安全运转。

    2008
年第一季度使用山西太矿煤机厂MGTY750/1800—3.3D电牵引采煤机,尽管出现很多产品质量事故,由于管理到位、组织合理,还是创下了煤炭产量262.6758万吨的好成绩,其中331完成煤炭产量5.4844万吨,全月完成100.7663万吨,创金烽公司以来最高纪录。第一季度全矿掘进进尺5473,其中掘进二队在15107进风顺槽5.0×3.8m大断面掘进时,使用北方重工工程机械EBH132型掘进机日进度达到40,创下了全矿日掘进进米的最高记录。

    四、强根固基、自我管理,抓好职工队伍建设

    为全面落实煤矿2008年安全生产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全矿职工的安全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年初,在了解掌握全矿各岗位、工种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持证情况的基础上,我矿制定下发了昌矿发【20083号文《昌汉沟煤矿2008年职工培训计划》,采取外培和内培相结合的方式,对我矿特殊工种人员培训和各专业培训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定期、定岗位、定工种对员工进行培训,采取内培与外培相结合、培训教育与现场实践操作相结合,学习效果和工资联挂,严格考核,奖优评差,提高职工自身素质增强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培训质量。同时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贯穿与全年的职工培训计划,要求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职工日常学习与专门培训、每日一题与班后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方法,自行组织本单位职工学习《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及时下发岗位风险识别卡和手册,促进和加深职工对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术水平。

    持续开展师带徒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2008331日,我矿第二期师带徒活动期满,为保证活动不流于形式和检验学习效果,按照师带徒活动要求,由矿劳资科、团委牵头,各有关职能科室共同参与,于46日至412日对测量、配电、电工、水泵维修、电焊等五个工种97名师徒统一进行了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并对考核成绩好、能独立作业的徒弟予以表彰,进一步促进青年员工苦学技术、立足岗位成才的热情,为煤矿的发展壮大,培养、贮备了大量技能人才。2007年我矿通过师带徒活动转正7人,通过技术比武转正15人。

    按照金烽公司2008年工作要求,我矿将班组建设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年初成立了班组核算领导小组和考核办公室,3月份,我矿选派6名人员赴山东兖州、枣庄矿业集团等班组建设先进单位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措施。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方法,以姜重山总经理在金烽分公司班组建设动员大会上所做的班组建设动员报告和金烽分公司班组建设实施意见为依据,制定了昌汉沟煤矿班组建设实施办法,召开了动员大会。同时将准军事化训练作为班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矿范围内印发了《昌汉沟煤矿准军事化训练手册》和员工礼仪规范,达到人手一册,正在分期分批在全矿范围内开展准军事化训练,扎实推进五型班组创建活动。

    五、强化管理、超前防范,遏制事故发生苗头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认真进行隐患排查工作。每月逢十的质量大检查、专业检查、突击检查、指令式检查、参观式检查等各类检查不断线,对查出的各类隐患按要求严格落实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对矿井的一通三防、掘进工作面、外委施工队作业点以及日常极易被忽视的盲区盲点,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原则,细化从第一责任人到施工现场各级管理人员和每个员工的责任,真正做到岗位责任明确、人人职责清晰,一级抓一级,确保井下管理无盲区、无空白点。(投入安技措资金情况?)

    加强对局部通风标准的检查,风筒的百米漏风率明显下降;实现矿井双回路供电系统改造,井下各掘进工作面已全部实现双风机、双电源和自动切换,保证了井下的安全生产供风。完善安全监控系统,严格控制瓦斯及有害气体浓度,设专职瓦检员及时检测回采工作面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加强对工作面上隅角CO的检测和治理,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控制CO浓度,加强地表式塘塌陷区域的填堵治理,有效防治采空区煤炭自燃。成立了信息中心,实现专业化管理,实行井下人员定位、井下通讯系统目前是有线通讯,计划在2008年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软件安装前开通小灵通无线通讯,进一步提升了矿井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在顶板管理上,各掘进头按规定安装了顶板离层仪,认真记录数据,实现实时监测;针对四组煤顶板破碎、压力大的问题,适时调整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检查不合格的责令返工,对责任区队和责任人进行罚款处罚,利用经济杠杆增强区队顶板管理意识,消除顶板安全隐患。

    六、掘采平衡、协调发展,稳步推进矿井两大体系建设

    自2007819日神东公司上湾煤矿召开推进会以来,我矿抽调了18人牵头负责体系文件编制工作,从下到上、从上到下的多层次结合,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工作,于2007年底完成了体系文件草稿的编制工作。于129日召开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体系文件发布大会,会议下发了昌矿发[20089号文件《昌汉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办法》。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矿全面跨入了本安体系PDCA运行模式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D(实施)阶段。实施阶段首先要启动体系,而后是体系的正常运行。启动体系的运行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发布本安体系文件;二是体系文件的学习与培训;三是系统软硬件的安装;四是系统软硬件的试运行与调试。

    为做好第一季度全面启动阶段工作,我矿每月召开安全办公会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例会,同时坚持全员培训和管理层重点培训相结合,为每一位职工印发了以本岗位本工种风险识别为主要内容的两卡一册,即下井随身携带一卡,井上随身携带一卡,宿舍存放一手册,便于随时学习和记忆。矿体系办公室编制印发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综合知识100题》,为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创造条件,并利用每天调度会专门安排5分钟时间,对全矿中层管理人员采取问答形式进行督促学习,为保证培训取得实效,体系办不定期对各单位各工种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分两次组织全矿入井人员533人进行考试,平均成绩86.3分,达到了初次培训的目的,营造了从上到下、人人参与学习的氛围,促进了全矿本安体系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我矿利用第二季度时间对全员进行强化培训工作,力争达到两个85%”,即85%人员能够掌握本工种85%的内容。使员工掌握《风险管理手册》的全部内容,并把培训重点放在管理岗位上,明确各单位行政正职是本安体系文件学习培训和推进实施的第一责任者,技术员负责组织全员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议时间进行学习培训,并且每周必须专门安排一次集中培训,并制定出相应的经济鼓励政策,充分调动全体干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本安体系系统软硬件的安装做好充分准备。

    完善各项内控措施、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制定下发了昌矿发[2008]6号文《昌汉沟煤矿区队、班组成本核算办法》,保证成本管理有章可循;实行成本倒算,将各项成本逐层分解到区队班组和每个职工,严格考核与控制,考核结果与工资直接挂钩,节奖超罚,奖罚金额原则上控制在30%左右;规范材料领用,实行一支笔签字审批制度,全面杜绝各种跑、冒、滴、漏现象;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工作,倡导技术革新,重奖革新能手,坚持做到能自制的不外购、能修理的不更换、能回收复用的不更新。严格审核各单位用料计划,要求各生产单位根据生产需要并结合现有库存情况提报材料采购计划,认真执行审批程序,统筹考虑;矿机电科严格执行先利库后出库、先复用后领用的原则,深入井下了解现场情况,掌握材料消耗动态,以便能更实事求是的对成本进行控制和考核,每月汇总分析材料使用和设备维修费用情况,做到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根据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适时对消耗定额和预算指标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提高材料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做好机电设备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排查设备故障,严格执行点检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到人,设备完好率达到92.3%以上,保证了设备的平稳运行,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在掘采平衡管理上,我矿计划综采队生产原煤900万吨,掘进生产原煤50万吨,4-1上掘进及大巷炮掘完成50万吨,全矿产量总计完成1000万吨。计划回采15104部分工作面、15105工作面、15106部分工作面;5-1煤层掘进保持现在三个掘进队伍,将0607面剩余部分巷道、做好08面顺槽切眼回撤通道的准备工作,把一盘区北部两个面的集中运输巷掘到位,每个掘进队每月完成400米(包括搬家倒面及其他影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841日在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给我矿的贺信中强调,使用国产综采成套装备实现年产千万吨的好成绩,这不仅是国内使用国产综采成套设备的创举,而且是中国神华煤炭生产组织的典范,也是中国神华生产与装备战线的骄傲。面对成绩的取得,我们还应看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一是人员的素质还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二是在机电设备管理上还不很严细;三是在部门协调合作上还有等、靠思想。我们要以领导的褒奖为动力,戒骄戒躁,进一步规范管理,实现第二季度完成原煤生产计划230万吨,完成掘进进尺计划7500米,合理安排采掘接续,狠抓技术基础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素质,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始终坚持精细的机电设备管理,充分发挥金烽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我矿建设成为国产化成套综采设备创千万吨矿井,创出一个又一个的骄人业绩。
 
 


来源:神化金烽公司昌汉沟煤矿办公室      编 辑: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