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广西百色那读煤矿透水事故21名矿工获救

煤炭资讯网 2008-7-23 8:38:07    要闻
 
    百色透水事故21名矿工获救
    发现7具遇难者遗体,仍有29人下落不明
    呼啸而过的警车,神色凝重的武警战士,汗流浃背的医务人员……这是22日凌晨在广西百色那读矿透水事故现场看到的一幕。
    昨晚10时30分,国家安监总局在百色右江矿务局那读矿举行新闻发布会。截至7月22日22时30许,已有21名矿工被成功救出,已发现7具遇难者遗体,仍有29名矿工被困井下。
    进 展
    21人脱险
    仍有29人被困井下
    7月22日凌晨,经过长达10多个小时的紧急抢救,21日在广西百色那读发生的煤矿透水事故中,已有21人成功获救。目前,仍有29人被困井下。
    记者从广西百色市田东县人民医院获悉,在那读矿透水事故中先期抢救回来的21名受困人员中,已经得到安全救治,暂无生命危险。
    22日凌晨2时,记者紧急赶往那读煤矿现场,沿途不断看到大量救护车闪着急救灯,呼啸前行。靠近那读煤矿现场,交警在公路上疏导车辆,身穿黑色制服的特警和身穿迷彩服的武警在重要地段守卫。
    凌晨2时45分,记者来到那读煤矿办公区二楼紧急救援小组办公室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彭建勋都在认真了解目前的抢险救援状况。
    那读煤矿抢险救援负责人介绍,通过紧张的抽排水过程,水位已经开始下降,已经有医务人员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矿区工作面对受困人员实施紧急救援。由于矿区工作面距离井口较远,需要通过通风管道加大输送氧气力度;巷道狭小,受困人员需要从近2000米的工作面步行到井口自救,但由于长时间体力不支,救援人员正在努力为他们运送矿泉水、粥等便于吸收、能够补充体力的食品和饮料。
    凌晨3时12分,记者听到下面不断传来紧张的催促声,有两位被困井下的员工在救援人员的簇拥下,用担架台上了救护车。
    救 援
    22日凌晨1时10分,得到井下人员反馈上来的信息需要食物后,一批抢险队伍拿好饼干、水之类的食物,排列成队,依次往井口走去。凌晨1时15分,合山煤矿专业抢险队的9名抢险队员背上氧气盒和抢险设施下井增援。
    据介绍,7月21日下午15时15分,矿井调度员接到井下四采区4301工作面中间巷出现涌水的报告后,立即通知井下各工作面撤人,并通知右江矿务局救护中队前来救援。至19时15分,矿井涌水水位逐渐稳定,井下中央排水泵房工作正常。事发当班下井人数共99人,事故发生后,50名矿工陆续自行出井,13人被成功营救出井,还有36人被困井下。
    “出来了!”顷刻,地面救援人员随即紧张有序的给予接应。记者注意到,为了避免被强烈的灯光刺伤眼睛,这名被救矿工的脸上被毛巾蒙住双眼。经现场医护人员简单检查,该名矿工精神状态良好。在向大家简单介绍井下的情况之后,这名被救上来的矿工连连称说自己没事,不用去医院。在现场医护人员一再劝说下,他才自己走上救护车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6分钟过后,又一名矿工被救出;1时34分,又1名矿工被抬上地面;1时37分,又一名矿工得救。在13分钟内,4名矿工得以救上地面,他们均没有生命危险,在场的每个人都为这生命的坚韧而感动,而祈祷。据田东当地官员介绍,第1名被救的矿工蓝日金在凌时12分得以救起,被救出矿井时身体状况虚弱,但神志精神,郭声琨立即上前问候并询问井下情况,蓝日金都能一一回答。
    目前,钦州救护队、合山救护队、上林救护队、合山救护二队、贵港救护队、崇左救护队、河池救护队以及交通部南海救捞局等总共10队109名救护人员也已赶到现场下井参与抢险救援。矿工告诉记者,目前最主要的就是抽水待水位下降达到安全抢险后才能有序进入矿井的其他工作面。
    7月22日2时55分,记者赶到田东县人民医院时,一辆救护车恰好匆匆开至医院诊楼前。一位满身煤灰、头发被泥浆水湿透的矿工被医护人员抬下救护车,迅速送往抢救室进行急救。
    “能讲话吗?”“动一下腿吧!”“身上哪里痛?”“有没有喝水进去?”
    医院急救室里,10多位医务人员正在为已经送到医院的韦明辉等矿工进行急救。
    两名矿工都在进行输液和吸氧治疗,看起来身体十分虚弱,满身煤灰,基本不能讲话,眼睛充血。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温昭科从21日22时就赶赴百色,这已经是他救治的第6位送到田东县人民医院矿工。
    22日零时30分左右,随着第一位伤员救出矿井,温昭科进行了紧急救治,随后护送几名首批获救矿工一起赶往田东县人民医院。
    长期在一线从事救死扶伤工作的温昭科说,目前进入医院的矿工中,除韦明辉等两名矿工伤情较重外,其他6名伤员生命迹象比较稳定,但是还需要进一步住院观察。
    22日凌晨,右江矿务局医院内科主任韦育准备再次进入巷口,救助受困人员。浑身湿透的韦育从巷口出来不到半个小时,一口气喝了两瓶矿泉水。
    “你好好休息吧,换人下去!”
    “没时间休息,再苦再累也要想尽办法多救人!”
    陆崇建、谭青、罗科善……不断有新的获救矿工被送来医院治疗。
    截至7月22日8时48分,记者离开田东县人民医院时,已经有13名受伤矿工被送来接受治疗。
    再苦再累也要想尽办法多救人
    伤 情
    访 谈
    拼尽全力游过污水坑爬到巷口
    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刚刚获救的受困矿工罗科善请旁边的医护人员打听,在自己之后被送来救治的矿工是不是和自己一起逃生的邓姓工友。
    罗科善说:“事故发生后,我和另外3个工友一起拼命逃生,但只有其中一名姓邓的工友一起到达了矿井的巷口。”罗科善已经在矿上工作了21年,井下作业经验丰富。正在井下工作的他突然听到工友呼喊说:“透水了!快撤!”
    罗科善立即和几位工友一起往通往井外的巷道跑,但巷道有大量的水迎面涌来,由于作业区已经被水淹了,他们只能选择游泳的方式再次往外逃。罗科善等4名矿工,拼着力气游过了一个个混合着煤浆的污水坑。因为经过了差不多一天作业的劳累和游水的辛苦,四个人很快就没力气了。
    “我每次拼命找到一个能休息一下的高处,四肢都是一动都不能动了,要用尽力气。”罗科善说,“没有力气,我们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来增强体力。后来,连尿也没有了,就摘下自己的安全帽直接舀污水喝。一直到最后耗尽力气爬到巷口。”
    经过10多个小时艰难历程,罗科善看到了巷口的灯光,他知道自己应该获救了。接过等在巷口的医护人员递过来的矿泉水,罗科善连续喝了三瓶。“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始终在互相鼓励,家里亲人在等着我们,外面还有人在努力救援我们,我们一定能获救!”罗科善说。
    记者在医院也见到了第一个被救出的矿工蓝日金,他已得到及时救治,身体功能状况良好。对于当时的场景他不想多说。“我也不知道我是第一个被救上来的。”在觉得幸运之时,蓝日金更惦记着依然在井下等待救援的工友们,“希望他们都平平安安的上来。”
    助 读
    那读矿生产背景
    7月22日,记者从广西百色市右江矿务局获悉,那读矿具有完善的生产系统,年产量在19万吨,此次透水事故发生前后,均未有瓦斯压力过大的问题。
    那读矿原属田东县国有企业,位于田东县林逢镇,始建于1973年10月,1976年12月正式投产,服务年限25年。1996年12月由于资产重组被右江矿务局兼并,并于次年开始改扩建。
    1997-2002年,改扩建完毕,2003年2月那读矿生产系统正式投产,现为右江矿务局8对生产矿井之一,属低瓦斯矿井,矿井证照齐全,年产煤19万吨。到2005年末,累积探明可采储量298.3万吨,累计采出量29.5万吨。


来源:今日早报      编 辑:兰天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