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消化总量将达12188万吨,退还土地540万平方米

河北省国企消化煤矸石山退还良田

煤炭资讯网 2008-7-24 22:59:18    要闻

    本报讯(通讯员张晋颖记者许卫兵)“矸石山曾是煤炭企业的标志,但到‘十二五’末,走进我省任意一家国有煤炭企业,将不会再看到矸石山,取而代之的是绿色花园式矿山。”在日前召开的省属国企绿色矿山建设现场会上,省国资委副主任刘清芳说。


    据了解,煤矸石是煤炭开采、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矸石山1500余座,已累计堆存煤矸石30多亿吨,并以每年超过1.2亿吨的速度继续增加,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

    我省是煤炭大省,2007年原煤产量达8000多万吨,其中省属国企产煤6160万吨,而煤矸石年产生量达到1320万吨。截至目前,我省国有煤炭企业共有矸石山50座,累计堆积总量达12188万吨,累计占地已达540万平方米。

    一座座矸石山,侵蚀着大片良田,而且矸石山长期堆存还容易造成自燃,污染大气和地下水质,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解决煤矸石污染环境问题,已成为煤炭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亟须突破的障碍。

    近年来,我省国有煤炭企业已形成年消化煤矸石1032万吨的能力,基本相当于煤矸石年产生量。其中大部分用于煤矸石发电,制作免烧砖、烧结砖、建筑材料等。

    为全面消化旧煤矸石山,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我省将大力推广实施以矸石充填开采为主的绿色开采技术。据了解,矸石充填即在永久性煤柱里掘出煤巷,把井下生产中产生的矸石充填到井下煤柱开采出的巷道里,既可实现矸石不升井,不占耕地、保护环境,又能把用常规方法不可能采出的煤炭资源采出来,提高资源回收率。

    邢东矿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矿井下矸石充填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通过回填,每年可消化大量煤矸石,同时可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有效防止地面塌陷,节约土地资源占用,每年还可增加利润2800万元。

    以矸石充填开采为主的绿色开采技术是实现煤矸石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式。为此,省国资委要求,各煤炭企业要坚持一矿一策,因地制宜,对所属矿井煤矸石利用途径逐个进行详细论证研究,采取多种方案综合选优的方法,寻找煤矸石的最佳利用方法和途径。对适合回填的,要抓紧制订回填计划,加快推进回填进程;对暂不具备回填条件的,也要积极寻求其它综合利用的途径,逐步减少矸石堆积量。

    按照规划,预计到2009年末,省属煤炭企业煤矸石综合利用率将由2007年的78%提高到90%以上;2010年达到97%以上。从“十二五”起,不再增加地面煤矸石存储量,到“十二五”末,我省国有煤炭企业将全面消化旧矸石山。
 


来源:河北新闻网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