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電煤緊張煤價飛漲 | |||
煤炭資訊網 | 2010-10-9 9:12:26 煤市分析 | ||
“風電三峽”的輸電困局
因電力輸送通道建設嚴重滯后等問題,內蒙古陷入多電送不出、風電大量棄風的困境。 作為中國風能最富集地區(qū),內蒙古可開發(fā)風能容量超過2.8億千瓦,占據(jù)全國風能資源的半壁江山,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曾稱之為“風電三峽”。截至2010年8月底,蒙西電網風電裝機515.8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一,電網接入風電容量占電網開機容量的23.4%,位居世界領先水平,風電已經成為內蒙古的第二主力電源。 然而,豪華數(shù)據(jù)的背后,卻正在形成一個無法填充的“漏斗區(qū)”――作為國內唯一一家獨立的省級電網,依托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等諸多優(yōu)勢,在廠網分家改革時,中央出于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強有力的支持,為內蒙古特意保留的蒙西電網,眼下卻因電力輸送通道建設嚴重滯后等問題,陷入多電送不出、風電大量棄風的困境。 輸電“通道”之禍 “風電三峽”遭遇“輸電瓶頸”之禍,一切要從輸電說起。 “電力是內蒙古的支柱產業(yè),GDP占比達三分之一。”內蒙古發(fā)改委主任王秉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從內蒙古電力集團了解到,目前,國家規(guī)定風電上網電價為0.51元/千瓦時,在內蒙古,風電今年的發(fā)電利用小時達到2500小時,而風電上網完全成本卻低于0.46元/千瓦時,可觀的收益成為各大電企逐鹿內蒙古的關鍵。然而,隨著風電裝機容量的驟增,蒙西電網電力輸送通道陷入比內蒙古至北京的公路還要更加嚴重的堵塞情況。 據(jù)了解,蒙西電網目前只有兩條500千伏“網對網”東送華北的輸電通道,白天可送電390萬千瓦,后半夜僅為250萬千瓦。事實是,這兩條線路最大輸電能力也只有430萬千瓦,后半夜受限的大部分是清潔的風能資源。 顯然,對于風電大區(qū)內蒙古來說,現(xiàn)有兩條輸電通道已無法滿足電力外送的要求,第三、第四送出通道雖然六年前就通過可研論證,但直到目前仍是紙上談兵。加之風電上網目前尚存在本地無力再“接納”的問題,所以,即便風電價格再低,依舊會受限。 “窩電”探源 內蒙古出現(xiàn)“窩電”的根源在何處? 一位業(yè)內資深專家曾向記者透露,內蒙古電力發(fā)展尚未真正納入國家能源一體化發(fā)展格局、蒙西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嚴重滯后、已有電力外送通道效能得不到科學高效的利用、不合理的電價機制限制當?shù)仉娏π枨?,以及國家淘汰高耗能企業(yè)力度之大,致使民族地區(qū)優(yōu)勢特色產業(yè)停產、停建,更加削弱了當?shù)仉娏ο{能力,是造成蒙西電源裝機嚴重富余、外送困難的主要原因。其中,內蒙古電力發(fā)展尚未真正納入國家能源一體化發(fā)展格局和蒙西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嚴重滯后,成為內蒙古出現(xiàn)“窩電”的兩大最重要因素。 而這也正是國家發(fā)改委、國家能源局、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蒙西電網和全國眾多院士、專家們最大的心病。 為了解決這些制約瓶頸,上述各方多年奔走求助,全國各大新聞媒體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深度報道,國家電網公司在“兩會”期間鄭重承諾今年開工兩至三回電力通道。但是,至今沒有見到實質性成效。 來源 秦皇島煤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