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价格上涨预期增强 全球性通胀正愈行愈近

煤炭资讯网 2010-4-21 12:45:01    煤市分析

  如果这种“必然”遇上全球性的低息环境,特别是各国出于贸易保护、货币安全和改善通缩等考虑,一味扩大财政赤字、放松银根,在可预计的时间内,如果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幕得以重演,我们认为并不奇怪。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经济得以维持年均2%-3%稳定的物价上涨水平,这背后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廉价的贡献”。但这种“红利”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走远,温和的通胀也将成为历史。

  广交会上,商务部一位官员表示,前段时间对于人民币压力测试的结果是不到2%,也就是出口企业能够承受不超过2%的升值幅度。但与官员的“热心”相比,参照企业却普遍表现出漠视的态度。不是汇率不重要,而是另一个问题更生死攸关:生产成本上涨。从广交会上传出的史无前例的声音是“不能提价的话宁可不要订单!”。

  市场的力量之一就在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反映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一向“勤勤勉勉”的以低价向全世界提供产品的中国厂商的强烈反应,只能说明一点: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持续增强!

  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一季度我国CPI增长2.2%,虽然低于市场预期,并且低于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但这里面并未体现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而对此,出口商们是最有发言权的。

  进入2010年以来,大宗商品涨价成为家常便饭。“疯狂”的铁矿石促使武钢大幅上调5月份各类钢材的出厂价,而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近期国内主要钢厂的调价频率已经由每月1次改为每10天一次;钢价之外,铜价和铝价也在持续攀升,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电解铜和电解铝现货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吨58310元和16394元,同比分别上升94.9%和34.1%。4月14日,发改委上调了成品油价格,焦炭的价格也开始抬头上探,一些煤炭商开始等待山西企业上调电煤出厂价的信号。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2%,3月环比上涨0.5%。

  从历史数据看,2006年持续的资产价格膨胀带动的股市、楼市“非理性繁荣”,是2007-2008年通胀率高企的重要原因。再加上猪肉、气候异常等因素,以及春节后各地此起彼伏的民工荒导致最低工资的普遍上扬,或许,PPI正在等待CPI。

  其实,无论做出何种解释来说明不存在通胀风险,只要看看市场就知道了:为何人们疯狂的投资于房市和股市?为何黄金持续上涨?这都是市场在为即将到来的通胀做准备!

  除成本之外,通胀本质上还是一种货币现象,从历次金融危机的历史看,经济缓慢复苏的过程中都出现了通胀态势,甚至出现了滞涨的局面,原因都在于危机过后为刺激经济而大量增加的流动性,此次危机有可能历史重演。金融危机之后,除中国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外,发达国家同样投入近5万亿美元以刺激经济,市场流动性充沛异常,华尔街重新关注高风险衍生金融产品就足以说明庞大的资金在寻找出路。而持续的全球低息环境目前还没有看到大幅走出的迹象,今年1月欧元区通胀达1%,连续3个月为正值,3月份的通胀率从2月份的0.9%意外大幅上升至1.5%,为去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英国1月份通胀升至3.5%,为金融危机以来最高。巴克莱银行预计美国今年通胀率将升至1.9%。而且发达国家货币滥发的影响正在对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压力推波助澜,3月份印度的通胀率就达到了9.9%。

  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来看,中国国内的通胀水平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但反之亦然。2009年,美国有近20%的进口商品来自中国,而中国3/4的商品出口至世界各地。日本人曾经因为本国深陷通货紧缩无力自拔,而指责中国产品价格太低,向全世界输出了通货紧缩,但这次情况可能要相反了。在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下,中国厂商集体发出的涨价声一方面反映了对通胀的预期,一方面也将顺势带动全球物价的进一步上扬,欧洲央行理事尤尔根·斯塔克(Juergen Stark)15日称:“全球经济中多种速度的复苏进程,也就是部分地区增长迅速而其他地区复苏疲软的形势,有可能会给物价带来上行压力”。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生产要素全球上涨,即将结束“低物价时代”是历史的必然。如果这种“必然”遇上全球性的低息环境,特别是各国出于贸易保护、货币安全和改善通缩等考虑,一味扩大财政赤字、放松银根,在可预计的时间内,如果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幕得以重演,我们认为并不奇怪。 (安邦咨询)

【来源:中国企业家


来源: 中国企业家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