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困惑中的煤炭市场:过剩与限价

煤炭资讯网 2010-6-30 8:11:20    煤市分析

 

 

    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从长远看虽然难以改变,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6月19日在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的中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煤炭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煤炭总量过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依然严峻。

    目前全国煤矿总产能已超过36亿吨,煤炭产能过剩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目前过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资源整合后的产能释放 

    近几年,在中央加快培育煤炭大集团的政策推动下,各主要产煤省市大力实施重组整合。截至6月份,全国已有12个主要产煤省完成了煤炭大集团的重组工作。为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煤炭资源的整合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山西省煤炭行业整合工作基本完成,但市场对山西省小煤矿资源整合后产能释放的压力预期较为悲观,小煤矿的复产并不顺畅。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范围事先划定,整合过程主要是政府在推动,后续一些诸如股权比例、管理方式等还需要进一步的谈判。此外,整合后的煤矿同样面临技改、规划整顿的状况,故而产能释放短期有限。对山西省几家作为资源整合主体的煤炭集团所整合的煤矿目前更多的是整合过渡性的生产,从目前的进程来看,整合后产能释放要在两年后方能见晓。
    第二,电企“掘”煤可能致煤炭产能过剩  

    近两年来,尤其是2008年煤电矛盾特别突出的时候,五大发电企业纷纷四处寻找煤炭资源,扩张速度很快。五大电力集团异口同声提出要大幅提高煤炭产量,并且目标明确,短期内煤炭产能达到“亿吨”。2009年五大电力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进军煤炭开采。

    1.中电投 

    2012年,中电投将跻身亿吨级煤炭企业行列。2009年其煤炭产量同比增长了30%,达到4297万吨,2010年煤炭产能可达7275万吨。

    2.华能集团 

    华能集团2009年在山西、陕西、新疆等五大煤炭基地全面渗透,其控制的煤炭储量已达400亿吨。华能集团年度报告则显示,华能集团2009年新增煤炭产能2048万吨,总产能已达到4772万吨,同比增长75%。2010年华能集团的目标是完成煤炭产量5686万吨,同比增加29%;新增煤矿产能超过1500万吨。

    3.大唐集团 

    大唐集团虽然只计划在2010年使其煤炭产量达到700万吨,但其规划目标称将在2015年使其煤炭产能达到1亿吨左右。

    4.国电集团 

    国电集团2009年煤炭产量为3200万吨,同比增长38%,计划在2010年使其控股煤炭产能达到4500万吨。

    5.华电集团 

    华电集团提出,2010年的目标是核准、开工煤炭项目3100万吨,到2013年使其控股煤矿产能达到1亿吨,利润超过50亿元,集团所属电厂煤炭自给率达到50%。

    根据五大发电集团煤炭发展计划,到2015年各大发电集团的煤炭自给率将能达到30%-50%,甚至更高。电力企业近期纷纷投资煤炭领域,正在逐步形成煤炭资源自给,这进一步压缩了煤炭企业的市场空间,造成煤炭自身市场的过剩。

    第三,既然过剩,又为何限价? 

    根据6月25日发改委网站消息,发改委要求国内主要煤炭企业维持煤炭价格稳定:一是保持年度合同煤调整的企业要在6月底前退回;二是带头保持市场煤价稳定,不能带头涨价。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当供大于求时,产品价格就要下降。既然煤炭产能过剩,为什么政府要求煤企限价,谨防煤炭价格上涨?实际上,无论是煤炭资源整合后的产能释放,还是电企进军煤炭开采,都不是短期能见效的,产能要在2-4年之内集中释放。而目前短期国家干预煤价的行为反映了对下游行业经营业绩恶化和通胀上升的双重担忧。煤炭的主要下游行业包括电力、钢铁、化工和建材,而这些行业经营业绩都不容乐观。
    此次限价要求,重点还是在化解持续17年的“煤电矛盾”难题上。虽然只是权宜之计,但起码眼前的不要在出现煤炭任意上涨或人为助涨的现象,以免电企饱受成本上涨之痛。

    对于煤企,尤其是神华、中煤集团,以及内蒙古伊泰集团,山西同煤、晋煤、阳煤、焦煤集团,河南郑煤集团等大型煤企,只要遵守合同信用,顾全大局,煤炭价格上涨趋势就会受到抑制,而煤企既定利益不会受到损失。

    同时,煤炭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煤价上涨不仅影响下游行业经营,还会加剧社会通胀预期。煤价稳定对国家经济支柱产业和社会宏观政策都有重大意义。

    总之,煤炭产能长期来看,将出现过剩,短期内,应要谨防价格上涨。


来源:英大证券      编 辑:木辛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