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29日,有消息称,在今夏电厂电煤库存储备充足、进口煤量增加等多因素作用下,秦皇岛港煤价出现了3年来首次的“旺季降价”。据悉,除发热量为6000大卡的大同混优外,其他煤种价格均比上周下降了10元/吨。旺季降价所为何因,是否意味着煤价将一路走低?政府近期表态限制煤炭产量,推动行业整合,将会给广大煤企带来哪些影响?《对话首席分析师》栏目采访了银河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赵柯。
供需相对平稳 煤价继续走低可能性不大
“每吨下降10元,这个幅度不算大。”赵柯表示。他说,秦皇岛最近两三个月价格比较稳定。由于四五月份,电厂加大了补库存的力度,由之前7-8天的库存量,增加到14-15,使得进入六月份以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煤炭价格。
“此次虽然在旺季出现了降价,主要还是由于库存充足的原因,但是这并不能说明7、8月份动力煤价格会就会出现持续下跌。下降的趋势是否会确定,需要持续关注电厂库存的情况。”他介绍说,由于近期全国出现了普遍高温,居民用电量比较大。工业用电方面,虽然南方的降水给火电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是仍然保持着相对平稳的用电量。
“因此,综合来看,煤价出现持续下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下半年价格仍将维持相对高位的水平,因为供求是平衡的,不会出现大幅度反差。”
煤炭限产未必影响价格 供需是关键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日前表示,中国将对煤炭生产实施总量控制,煤炭在能源消费比重将下降至65%左右。这样的政策下,对于煤炭价格和煤炭企业的业绩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对于政府限产对煤价的影响,赵柯认为,煤炭在能源消费比重将下降至65%左右,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即使是比重下降,也不一定会对煤价进行打压,关键还要看市场供需和周期性因素。”
煤炭行业格局基本形成 深度整合仍继续
除了煤炭价格以外,煤炭行业正面临洗牌的大潮。7月28日,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官员首次对外明确披露煤炭行业重组整合政策方向,也给业界带来国家打造“煤炭航母”的猜想。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等省区煤炭重组整合取得一些成果。但总体来说,煤炭资源开发还需要进一步深度整合。在中国,能源产业中煤炭行业集中度低,而石油行业由4大公司主导,电力行业以5大公司为主。从长远来看,向石油行业和电力系统靠近,应该成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目标。”
这一政策的提出,将会给煤炭业带来哪些影响?
“政府对煤炭行业的整合主要是对不规范的中小煤矿重组和关停整合,这为大型煤企提供了很大的机会和市场,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他认为。
“煤炭整合去年力度比较大,目前产权归属已经基本到位,煤炭行业的大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整合进入了更加深入的阶段,包括技术改造和重新资源化,这个过程的时间将会持续较长,大概要一两年才能基本完成。”赵柯说。
中报预期落空+政策预期 煤炭股走低
今日煤炭股遭受重挫,兖州煤业、露天煤业领跌,整个板块几乎全线下挫。
“中报因素是其中之一,”赵柯分析。兖州煤业昨晚下调其上半年净利润增长预期至35%,远低于此前预测的增长超过100%。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对8月、9月会不会继续出台较为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新村疑虑。”他说,目前还是处于宏观政策的观望期,煤炭、钢铁等板块估值的显著提升仍然需要时间。
据他介绍,其他大部分公司尚未披露预增,除了平煤股份等公司的业绩预增相对较多,其他公司的中报情况目前还难以判断。但是,他认为,整个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不太大。
(责任编辑: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