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要源于生活 | |||
煤炭資訊網(wǎng) | 2015-11-28 12:21:37 寫作 | ||
很奧特了吧!擺個pose發(fā)幾張圖片就 ok了嗎?錯了,空洞乏味的說教那你得回到解放前了,水產(chǎn)文憑是花錢了,但天下文章十八抄的功底還是很熱門啊?畢竟您的粉絲就像蜈蚣的媽媽——腿多了(忒多了),下井看看吧,我敢打賭,采煤機開著的時候,您沒在茬面上待過一個小時? 歌舞升平盛世美景那是真的,但是這些是誰創(chuàng)造的那?上高中的時候有一個《政治經(jīng)濟學》的問題我記憶猶新,是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了歷史還是帝王將相創(chuàng)造了歷史那?答案是肯定的。這些猶如管理,設想一下,如果大家都是管理人員,那誰去煤海里拼搏那,誰又去煤塵中摸爬滾打那?反之,又該誰管理誰那?還是那句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我礦管理人員之多令人詫異?有一個笑話,說一日在井下由于不慎,頂板掉下了一塊煤子,也敢的巧,據(jù)傳,砸到了五位管理人員,因為出勤六人,就一名工人,這不由得想起了那首詩《鋤禾》,“出煤日當午,噸噸皆辛苦。本是礦工汗,何來一堆鼠”?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時代不同了,消息也不再閉塞,嫦娥探月都成功了,您還止步不前,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因為實踐出真知??! 全世界每年都有幾百名的新聞記者為了他(她)們所熱愛的新聞事業(yè)付出生命,我們又付出了什么,雖然我們不想讓所寫文章像司馬遷所寫《史記》那樣的流傳千古,但也得朗朗上口,讀之有味吧?一味地迎合什么,假話說的連鬼都不信了你還覺得好嗎?謝謝,該下課了? 政通人和那是國之大計,柴米油鹽醬醋茶才是人之根本,如今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接地氣”,腳踏實地、務實求真,為了把我們熱愛的礦山建設得更加美好,低下頭來奮筆直追吧! 國電平莊煤業(yè)風水溝煤礦:劉學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