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明:知遇礦山,遇見生活 | |||
2025/6/30 9:51:04 散文 | |||
過去,曾有這樣的描述:“遠看是個要飯的,近看是個挖煤的”。這是幾十年前,對煤礦工人的印象。隨著現代化科技的進步,煤礦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大下降了,機械化的設備代替了工人的危險作業(yè),特別是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打眼放炮場面。采煤工,有自動化采煤機;掘進工,有單臂液壓綜掘機;運輸工,有井下防爆專用電瓶車,不僅能拉煤車,還能接送工人上下班坐專用小客車,把工人從井口接送到作業(yè)地點,先進的設備讓煤礦工人有了極大的安全感。
知遇礦山,遇見生活。一位著名作家這樣描寫煤礦:你在我的眸子里噼啪作響,你在我的靈魂中璀璨閃光,追尋你是一種理想,走近你是一輪光芒,煤礦工人啊,你就是地心深處的束光;既然走向地心深處,彼此捧出的都是滾燙,是你奉獻了光明,是你帶來了希望。 近日在網上看到了一張照片,煤礦工人下班了,拖著疲憊的身體,穿著黑乎乎的工作服,在洗澡間的更衣室,直接躺在地板上,其想法就是先躺會歇歇,吸口煙,再去洗澡回家。這是真實的寫照。 看到這一幕,使我想起來過去一句話,也讓煤礦工人有了自豪感。如今的工人,由過去上班騎自行車,到摩托車,現在是小轎車占滿了單位停車場。“風景這邊獨好”。 過去人們的印象,煤礦行業(yè)是危險的行業(yè),“好男兒不挖煤”。如今是“鳥槍換炮”,在國家安全監(jiān)督局的管理下,煤礦工人的安全,得到了徹底的改變。“不安全不生產”,堅決杜絕了人為的重大隱患事故的發(fā)生。煤礦各級領導實行安全責任制,從礦長責任制,到基層隊長,一級抓一級,最后把安全工作落實到每個人身上。煤礦安全工作,是各項工作的首位,每天上班,基層隊長、書記天天開“班前會”,班前會是從考勤點名演變而來的,點完名就開小會,重點講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講如何完成當班任務。為提高工人的安全理論,有的單位給工人每人發(fā)放學習筆記本,業(yè)余時間學習安全知識,同時,為促進認真學習,把獎金納入到考核中,有效的提高了工人的自我安全保護能力。為提高工人的安全注意1力,有的基層單位,在“班前會”集體進行安全宣誓:一人為大家,一切為家庭,安全你、我、他。這種形式,就是讓工人集中精力,把安全生產落實在行動中。 煤礦工人受井下特殊的環(huán)境影響,造成了“煤黑子”。臉黑但心是紅的,成年的工人,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人經濟都壓在身上,是家庭的頂梁柱,每月起早貪黑的都堅持上班,多掙獎金。八小時工作很緊張,因為每天的生產量是有定額的,土話講:是要出多少煤,挖巷道多少米。是板上釘釘子的事,生產調度室每天匯總統(tǒng)計上報,現代化的高科技在調度室展現井下現場實況,如同直播一樣,大電子屏幕,與井下現場監(jiān)控連網,關鍵生產環(huán)節(jié),在調度室看的一清二楚,設備的運轉,提升機的速度,工人作業(yè)的情況,都了如指掌。特別是當井下有人意外受傷,調度室第一時間,采取急救措施,一路綠燈,值班礦長和救護車,早早的到井口等待,一切為工人著想,直到警報解除。 為讓煤礦工人得到家庭的溫暖,得到妻子的理解,要讓妻子多關心丈夫,呵護好丈夫,煤礦組織了年輕的妻子,身體健康的家庭婦女,在礦統(tǒng)一安排下,換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和礦燈,穿上防護靴,手拿一袋礦發(fā)的水果,在安監(jiān)人員的帶領下,下井到丈夫的工作地點去參觀,一是給丈夫一個驚喜,二是給丈夫和一個班的工友,送來了溫暖,把新鮮的水果遞到工人手中。平常不知道丈夫的工作環(huán)境,這次讓婦女體驗到了丈夫的勞累。女同志僅是在井下走,就累出一身汗,井下的溫度,空氣的潮濕讓她們知道了,丈夫掙錢不容易啊。從那以后,工人回家受到尊重,熱菜好飯吃飽得到了良好的休息。后來,煤礦安全規(guī)定,不讓女同志下井,“送溫暖”活動,由礦工會組織女職工,蓬節(jié)假日,在井口備好食物,給下班的工人送上節(jié)日的問候,讓工人感受到企業(yè)的溫暖。 我有個同學,17歲那年淄博局內部職工子女招工,他參加了煤礦工作,當年井下工作都是體力勞動,采煤面是炮采。什么叫炮采?就是用電煤鉆打眼,裝上雷管炸藥,用專用黃泥封堵炮眼,人撤到一百米安全躲避處,一聲炮響,煤層塌下來一大塊,這時每人在支護柱的保護下,平均分配長四米,寬1.5米的生產量,用鐵锨,一下一下的挖出來,由鐵溜槽刮板機,將煤運輸到下出口裝車。采煤工累啊,如果在地面上,這點活不在話下,可在采煤面呢?高度0.9米,你要跪下挖,他剛去沒經驗一會累的不行了,老師傅告訴他,慢慢地干,干一會歇一會,喝點水休息一下再干。在井下受環(huán)境的影響,工人一坐下休息就困,兩眼掙不開想睡覺。這在井下是危險的,也不允許任何人睡覺。老師傅有經驗,統(tǒng)一休息時,他怕有人困覺,他就講故事,為節(jié)省礦燈的電量,休息時把礦燈關閉,在黑的不見五指的黑影里,就聽他一個人,天南海北的講經典笑話,讓你樂翻天,聽完一個還想聽下一個,特別是老師傅最愛講,農村婦女夫妻生活方面的故事。有個老工人,勸說不要講了,有年輕的小伙子在這注意點,用現在的話說:是講“黃段子”??蛇@普實的經典笑話,聽得讓人沒有了困意。都愿聽故事,還聽不夠。 我同學告訴我,班里有個剛結婚的小伙子,聽完故事,精神頭十足,下了班洗完澡,騎車子急忙的回家,見了媳婦喊回家,把大門一關,拽著媳婦……。媳婦納悶,結婚這么長時間,也沒有這種激情,她問小伙子:誰教給你的?小伙子說:俺師傅。媳婦暗喜她記住了老師。有一天趕集,碰巧遇上了師傅,小伙子和師傅搭話,這時媳婦過來了,就問小伙子:這是你師傅?小伙子說:是啊。媳婦笑著和師傅說:老師謝謝你!你教的徒弟可好了…。老師傅一頭霧水,莫明其妙的問小伙子:怎么回事?小伙子就低聲告訴老師,你講的故事,我回家給俺媳婦用上了。老師傅當即大紅臉,二話不說就走開了。很快礦區(qū)拉舌頭的老娘們就傳開了,“老漢推車”,“老虎盤根”……。 有次我和在縣城工作的同學,一塊休班回家,巧合的是遇上了在煤礦上班的同學,三人聊了半天不過癮,他提出要求,今晚上去他家陪他過夜。我倆答應了,他母親得病去逝的早,父親跑外工作不在家,他一個人在家是挺孤單的。晚飯后告訴父母:今晚不在家睡覺了,去同學家過夜。父母知道我同學的家庭情況,只說了句:別玩的太晚,早點睡覺。我們住在一個大院里,離家不遠。三個同學談不完的話題,由于那時沒有電視,早早的上床關燈睡覺,在煤礦工作的同學開始講故事了,他只是重復老師傅講的故事,但我倆可是第一次聽民間故事,妙趣橫生,比相聲還讓人歡笑的段子,把我倆笑的氣都不夠用了,一個接一個,似乎他肚子里的故事講不完。突然間,他爬起來拉開電燈,我倆個不知什么原因,正在想問他有什么事嗎?他過來把我們倆的被子掀開了,他要看看我倆聽了故事后,下身有什么反應,這把我倆笑的“前赴后仰”,一陣笑聲之后,很快進入了夢鄉(xiāng)。這個夜晚竟是我永久的回憶。一個五十多歲患肝癌走了,一個六十多歲患肺癌走了,人生的路就象是在坐火車一樣,隨時隨地的到站下車。“生龍活虎”的人,轉眼間讓病魔奪走了生命。平常和同事在一起聊天,就談到過一個話題:人為什么沒有豬,沒有牛壯?用棍子打豬,豬能抗的??;牛用鞭子抽,牛能頂得住,而人呢?幾棍子就不行了,人用鞭子抽,血肉模糊,幾下就昏迷了。人的體質太脆弱了,比豬比牛差遠了。當大病來襲時,一般人抗不住。會在不長時間就離開人間。 隨著煤礦的經濟發(fā)展,煤礦工人的待遇也得到提高和改善。工人每年組織查體,發(fā)現異常,及時調整工作,保護工人的身體健康,這也是單位的義務。每天下班,工人把工作服交到洗衣室,由專人用大型的洗衣機清洗工作服,并及時烘干,讓工人天天穿干凈的衣服下井。為讓工人在勞動中,及時的補充營養(yǎng),每班派人下井送“班中餐”,“班中餐”就是讓工人在工作一半的時間,大約四個多小時吧,吃上熱飯,干活更有勁。“班中餐”的花樣很多,如:每人兩個大肉火燒,或兩個饅頭四根火腿腸,或幾個大包子,每周規(guī)定,變化三到四次花樣,保質保量的讓工人吃好吃飽。井下吃飯一般是集體行動,統(tǒng)一到安全環(huán)境好的地方吃飯,這樣一來,井下吃飯休息的時間,自然的把“故事會”沖跑了。現在看,井下“故事會”就是民間的性教育小課堂,用民間故事的形式,給年輕人上一堂“傳宗接代”的生活常識。而這種常識,你在大眾廣下是聽不到的。夫妻生活的知識,有些年輕人根本不知道。我在醫(yī)院就聽到過一個真事的笑話。一對年輕的夫妻,結婚半年多沒懷孕,家里老人天天嘮叨,小兩口就到醫(yī)院,找熟人去婦產科檢查,醫(yī)師檢查后大吃一驚,對女同志說:你還是一個處女啊。醫(yī)師忙問女同志,你們倆個是怎么過的?女同志紅著臉說:天天晚上抱著睡覺……。醫(yī)師明白了,告訴她:抱著睡覺是不會懷孕的。醫(yī)師把男的叫進室內,指著他媳婦的部位,告訴男的,你得往這里下種才能讓媳婦懷孕生孩子…無知的年輕人大有人在。 龍礦集團在膠東半島,煤田資源困乏的情況下,主動出擊,到外面去購買煤礦,其中在魯西南買了一座煤礦,井深九百多米,井下溫度高達三十多度,礦在地面安裝冷風機,通過管將冷風送到施工地點,盡最大努力降低溫度,讓工人在良好的條件下作業(yè)。一次領導下井檢查工作,看到工人裸體作業(yè),而且,還有的工人受粉塵及潮濕的影響,皮膚出現了過敏,還有的工人下身出現潰爛。針對這一問題,礦立即購買汗衫和褲頭,讓工人身體得到保護。在這極其困難的環(huán)境下,工人沒有被困難所嚇倒,而是迎難而上,生產效益雙豐收,為龍礦集團的經濟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煤礦工人是一支特別能吃苦,能戰(zhàn)斗,能拼搏奉獻的隊伍。他們用汗水,換來了豐碩的成果,用自己的“黑”照亮了千家萬戶,煤礦工人是最可愛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