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超:感恩中奮進 能源里領航 | |||
2025/7/14 10:44:00 散文 | |||
在時光的長河與廣袤的大地之上,青海能源集團團魚山露天煤礦宛如一座鐫刻著奮斗與奉獻的豐碑,靜靜矗立,散發(fā)著獨特而深邃的魅力。自2023年3月踏入這片礦區(qū),我有幸日夜目睹它的蓬勃律動,感受它賦予的力量與感動,心中滿溢著無盡的感恩。
猶記初來乍到的那個春日,春寒料峭卻滿懷希望。我懷揣憧憬與忐忑,走進團魚山露天煤礦。清晨,第一縷陽光灑落礦區(qū),這里仿佛一位被喚醒的巨人,舒展身姿,開啟繁忙的一天。我迎著晨曦步入,空氣中淡淡的煤香混合著泥土氣息,縈繞周身——這,便是我最熟悉的味道。 放眼望去,高聳的采掘設備構(gòu)成一幅雄渾畫卷:挖掘機如沉穩(wěn)的開拓者,伸展有力的臂膀;自卸卡車似勤勞的搬運工,整齊排列待命;鉆機仿若堅毅的探索者,直指蒼穹;裝載機如同可靠的助手,隨時準備協(xié)作;排土設備有條不紊地運轉(zhuǎn)。它們在陽光下閃爍金屬光澤,與連綿的煤山相互映襯,令人震撼。 團魚山露天煤礦是能源的寶藏,更是推動社會運轉(zhuǎn)的強大引擎。近兩年來,我見證每一塊煤炭都凝聚著億萬年的時光沉淀,蘊含著巨大能量。它們在發(fā)電廠的熔爐中燃燒,點亮萬家燈火,為城市注入生機。作為其中一員,我深知每一份努力都與社會進步緊密相連。這份使命感與成就感,隨著歲月流逝愈發(fā)強烈,讓我對這片礦區(qū)充滿感恩。 在這里,最令我感恩的,是一線默默耕耘的礦工兄弟們。從2023年春天至今,我見證了他們四季如一的堅守。夏日,驕陽似火,他們的身影穿梭在滾燙的礦區(qū),汗水濕透衣衫,卻依然專注工作;冬日,寒風凜冽如刀割,他們裹著厚重棉衣,如傲雪青松般屹立崗位。他們用粗糙卻有力的雙手,操作著各類設備,挖掘希望,開采未來。他們的奉獻精神,如明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激勵我不斷奮進。 團魚山露天煤礦不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我成長的搖籃。初入礦區(qū)時,面對復雜的任務與挑戰(zhàn),我曾茫然無措。在領導的悉心指導和同事的熱心幫助下,我不斷提升專業(yè)能力,從業(yè)務“小白”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科員。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這個大家庭的支持,這份知遇之恩,我銘記于心。 隨著時代發(fā)展,團魚山露天煤礦積極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探索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我見證了曾經(jīng)開采后的土地,經(jīng)過科學復墾與生態(tài)修復,重煥生機。這不僅體現(xiàn)了我們對自然的敬畏與回饋,更彰顯了礦區(qū)的責任擔當。它讓我明白,能源發(fā)展與生態(tài)保護可以并行不悖,人與自然能夠和諧共生。 從2023年3月至今,在團魚山露天煤礦的每一天都令我感動。它給予我的,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段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經(jīng)歷。感恩這片土地,感恩這里的每一個人,是你們共同譜寫了一曲壯麗的能源之歌。未來,我將懷揣感恩之心,與團魚山露天煤礦一同前行,為能源事業(yè)貢獻全部力量,續(xù)寫輝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