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華:淬火時節(jié) | |||
2025/7/2 11:17:42 散文 | |||
盛夏張牙舞爪地來了,2025年酷暑尤甚。煉鋼爐中噴涌的赤紅鐵水在灼燙的空氣里肆意奔流,鐵水映照著爐壁,便愈發(fā)顯得火焰猙獰起來。陜鋼的高爐依舊挺立著,卻在炎炎烈日之下,如同困守于蒸籠里的巨獸,喘息著,忍耐著——它吞吐的已不僅是焦炭,分明是燃燒的日光與刺人的酷熱。高溫熔爐之外,蟬鳴也如金屬摩擦般嘶啞,刺破沉悶,仿佛為鋼鐵的艱辛而唱起悲壯的挽歌。
這焦灼時節(jié)里,采購經(jīng)營單位儼然成為了這困獸戰(zhàn)場之上焦灼最前沿的哨兵。業(yè)務員們每日盤桓于料場,焦炭堆在驕陽下泛著刺眼的光亮,礦粉在熾熱的風中騰起一片片紅褐色的塵煙。高溫幾乎壓彎了空氣,每一次呼吸都像吞下一塊滾燙的烙鐵。一張張汗水浸透的原料報表便是一道道戰(zhàn)場密令:價格在起伏不定中搖擺,運力在酷熱中如油脂般緩慢流動,長協(xié)礦的穩(wěn)定變得珍貴如金,廢鋼比重的調升成了救命的涼茶。那些數(shù)字灼熱燙手,它們仿佛在灼灼高溫中燃燒,發(fā)出無聲的吶喊,既吶喊出困境,也吶喊出生存的縫隙。 然而,鋼鐵的意志便是這樣:愈經(jīng)捶打,愈顯其剛硬。面對熱浪的包圍,采購的利刃早已在焦灼中磨礪得更為鋒利。我們深潛于市場之海,探尋每一絲可能降低成本的“礦石”;我們調度協(xié)調,竭盡心力保障爐子“有米下鍋”,哪怕高爐只得暫時“吃些粗糧”;我們更是在內(nèi)部的工序間架設起一座座信息之橋,使生產(chǎn)與供應緊緊相擁,讓料場的每一粒礦石都成為高爐急需的血液。這其中的每一分精打細算,都是對鋼鐵事業(yè)懷有的那份深沉敬意,宛如在灼熱沙漠中,掘地三尺只為尋得那維系生命的清泉。 夜色漸濃,溫度似乎也稍作退讓。白晝的喧囂漸漸沉入寧靜的夜色。焦炭在星光下沉默地呼吸著,散發(fā)出余溫;高爐的輪廓在深藍夜幕中變得雄渾而堅定。立于料場邊緣,仰望遠處爐火不滅的光輝,它頑強刺破沉沉的夜幕——我內(nèi)心便如這爐火一般明亮而堅定。這酷暑,正像一塊巨大的淬火之砧,我們便是那待鍛的鋼鐵。每一次咬牙的堅持,每一回智慧的調度,都是命運鐵錘重重落下時爆出的火星,是對我們意志的錘煉,更是對靈魂的提純。 于是,我們懂得了,艱難恰如鐵水,只有經(jīng)過淬火的千錘百煉,方能成為真正剛強的脊梁。在這流金鑠石的時節(jié)里,我們沉下心、耐住性,默默承受著那冶煉之火——只待淬煉完畢,挺立于烈火之上,我們便如那冷卻后鋒芒畢露的刀鋒,堅韌足以劈開任何困境:這鋼鐵的意志,終究是高溫鍛打不滅、歲月磨礪不去的硬骨,它于時代的爐膛里,正將自己煉成一塊能扛起千鈞重擔的鋼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