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北煤業(yè)采煤機“大夫”王小崗的故事 | |||
2025/7/22 10:02:19 人物展示 | |||
在陜西麟北煤業(yè)公司園子溝煤礦綜采一隊,說起王小崗,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他既是采煤工作面的機械“大拿”,還是隊友公認的采煤機檢修高手;他為人處事和善、做事踏實負責,可謂是隊里的“紅人”。
勤學善思,苦練技能勇啃“硬骨頭”。剛進綜采一隊的王小崗,發(fā)現(xiàn)自己要面對的是1760千瓦的“大家伙”——采煤機,這比他以前學習過的采煤機要復雜得多。但他有一股不服輸?shù)男U勁,時常利用業(yè)余時間鉆研采煤機相關資料,還不時向其他檢修工請教。慢慢地,采煤機的各個部件都印刻在他腦海里。 “搞設備檢修,既不能怕麻煩,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設備加油和檢修時間、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等大小事項,他都會詳細記錄下來。去年,礦井1032101工作面煤層從機頭到機尾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夾矸現(xiàn)象,由于園子溝煤礦屬于高瓦斯礦井,要推過這些夾矸層,唯有用采煤機硬割,這既考驗采煤機的性能,更考驗檢修工的技能水平。一旦工作面推進度慢,采空區(qū)的一氧化碳就會升高,工作面面臨著火的困境。這個時候,王小崗果斷站了出來。他向區(qū)隊建議:加強采煤機各個連接部位的維護,備足截齒,保障采煤機內外噴霧發(fā)揮最大作用;每割十架左右必須停機檢查套筒和截齒磨損情況,及時更換損壞零部件;把采煤機速度降到最低,保證內部零件能承受住割夾矸時的劇烈震動。最終,他的建議被區(qū)隊采納。經過一個半月攻堅,采煤工作面順利通過夾矸層,逐步恢復正常作業(yè),比原計劃通過夾矸層的時間縮短了近半個月,節(jié)省材料費近80萬元,為后續(xù)應對類似質地條件的采煤工作面提供了重要參考。 謹慎細致,練就“聽聲辨位”硬本領。“從不把問題遺留給下一個班”是王小崗給自己設定的目標。作業(yè)現(xiàn)場,他的目光時刻停留在采煤機上,如果采煤機有問題,不管多晚,他都會想方設法處理好。隊友和他開玩笑,“小崗,你這樣天天看,月月看,是害怕有人偷了采煤機嗎?”他嘿嘿一笑說道,“必須仔仔細細檢查,有問題會影響正常生產的。”長期下來,他練就了一項“聽聲辨位”的本領。只要采煤機開動起來,他一聽聲音就能辨別出細微變化。 一天早班期間,王小崗正準備檢修設備,剛啟動采煤機,準備稍微牽引一下,更換冷卻水膠管,還沒有走半個溜槽,行走部齒輪箱就發(fā)出了嚓嚓聲。他立即停機,并讓另一名檢修工協(xié)助再次開機,他自己則靠近行走部仔細辨別,采煤機依舊發(fā)出輕微的摩擦聲。王小崗立即聯(lián)系集控室停電,然后靠近采煤機仔細查看,果然發(fā)現(xiàn)了端倪,原來是銷軸擋板的小螺栓掉落,生產時采煤機速度過快,震動導致銷軸松動,引起行走輪嚙合輕微錯位。他立即向當班班長和跟班隊長說明情況,并緊急處理,經過半個班的忙碌,問題順利解決,有效避免了問題擴大化。 創(chuàng)新破局,用小發(fā)明解決大問題。以前,綜采一隊一直有一個困擾,那就是更換采煤機行走輪。這個部件磨損到一定程度必須更換,否則采煤機在作業(yè)過程中容易發(fā)生掉道風險。有時候一個班換不完,還需要連班更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產作業(yè)效率。這個問題的核心——取連接的銷軸成了“攔路虎”,每次取銷軸都要利用手壓泵打、千斤頂頂,單體輔助的情況下,銷軸一次只能取出1-2厘米,耗費時間較長。 王小崗心里一直琢磨此事,當看到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頂板的退錨器時,他靈感突現(xiàn),“可以考慮用退錨器張緊的力量能把銷軸脫出來。”他立即把想法反饋給區(qū)隊,區(qū)隊負責人欣然同意。他通過反復試驗,采煤機行走輪銷軸拆卸工具誕生了,通過利用退錨器的張緊力量,加上支撐套筒,退錨器油缸和加工的拉桿,借助液壓動力便可輕松拔出銷軸。這套工具經過反復試用,相比傳統(tǒng)方法可節(jié)約近4個小時的處理時間,同時還降低了安全風險,節(jié)省了用工成本。 小溪匯聚成江海,砂礫堆積成高山。王小崗一直以來默默的努力和付出經受住了實踐和賽場的檢驗,2023年,他在陜投集團職工職業(yè)技能大賽中表現(xiàn)出色,榮獲采煤機司機項目亞軍,并獲評“陜西省技術能手”。他精益求精、攻堅克難的精神品質深深影響著綜采一隊的每一名干部職工。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礦井高聳的藍色井架時,王小崗的工具包又響起了熟悉的叮當聲,他正與工友們一道出發(fā),用無悔的青春在綠色礦山里繪就一幅攜手奮斗的亮麗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