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陜煤檸條塔礦業(yè)公司掘進三工區(qū)以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為導向,針對標準化建設、設備防護及支護質量等環(huán)節(jié)開展三項技術革新,通過數據化成果驗證成效,切實提升生產效率與安全水平。
定制槽鋼放置架 在南翼3-1煤膠運大巷(西段)施工中,摒棄傳統(tǒng)水泥臺、道木放置方式,依據KBSGZY-1250、KBSGZY-630等常用移動變電站型號,定制300mm高槽鋼焊接放置架,寬度精準適配設備尺寸。經實踐驗證,單臺放置架安裝耗時由原2小時縮短至40分鐘,安裝效率提升200%;硐室空間利用率提高35%,現(xiàn)場標準化評分從82分提升至91分,且該放置架可重復周轉使用,預計每年減少基建材料投入約1萬元。
三段防護降纜傷 針對梭車抹角轉彎導致電纜損傷的風險,在巷道抹角處外段安裝雙直托輥、中段鋪設防護皮帶,形成三段式防護結構。裝置投用后,電纜故障率顯著下降,單次故障平均停機時間從3小時縮短至40分鐘,每月可增加有效生產時長超16小時。經測算,年度電纜維修成本減少約8萬元,設備綜合利用率提升12%。
拱梁支護提效率 針對拱形巷道支護難題,工區(qū)在錨桿機臨時支撐加裝1cm厚鋼板拱形梁,優(yōu)化支撐結構貼合度。改造后,單循環(huán)支護作業(yè)時間由45分鐘縮短至32分鐘,效率提升28.9%,頂板支護合格率從89%提升至97%,錨桿錨固力達標率提高12%,有效提高頂板支護質量。
|